牢記囑托擔使命 感恩奮進見行動 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突破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來第三次考察調研山西,特別是第一次親臨晉中來到平遙古城、瑞光熱電公司考察指導,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囑托,勉勵我們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為晉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晉中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里程碑意義。我們要牢記領袖囑托,勇毅感恩奮進,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和工作矩陣,加快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確保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在晉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忠誠踐行“資源型經濟轉型”殷殷囑托,聚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壯大高質量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前兩次視察山西時,都對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提出明確要求;這次考察調研,又強調要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對晉中這樣的資源型地區來講,我們當前面臨著發展不充分和發展不協調的雙重壓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就是破解這一雙重壓力的“金鑰匙”。我們要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把堅定不移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作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重大政治任務,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緊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兩個方面,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突破帶動全市發展整體提升。以增強生存力發展力為方向,優化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夯實轉型支撐。傳統產業是穩定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要突出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提升、產品提質、企業提效,重點推進煤焦冶電等傳統高耗能行業存量項目低碳化改造升級,推動碳素、瑪鋼、玻璃器皿等晉中特色傳統產業做大品牌、提升影響,加快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實現內涵集約發展。以加快集群化規模化為方向,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引領轉型發展。新興產業是轉型發展的希望所在。要加快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新材料等8個新興產業集群規模發展,年內產值力爭破千億。重點做大做強晉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堅持強龍頭、延鏈條、壯集群,支持吉利、美錦、保羅、斯納德、中航蘭田等爭當產業鏈“鏈主”,加大延鏈、補鏈、強鏈力度,全方位保障供應鏈,提高關聯企業集中度,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攜手上下游產業鏈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啟動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錨定建設一流甲醇產業聚集區,實施“11155”工程,即年制備100萬噸綠色甲醇,年產10萬臺甲醇汽車,建設1千座甲醇加注站,年產5萬臺甲醇增程重卡,年產值超500億元。已完成甲醇重卡H9、G1兩款車型公告和年產1萬臺規模生產線改造,同步加快甲醇增程重卡試驗和驗證,力爭盡快投放市場,用好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市政策,推動率先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上路試點運營。以融合式數字化為方向,拓展提升現代服務業,提質轉型成效。服務業占據晉中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地位舉足輕重。要瞄準產業轉型,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專業化發展。依托武宿國家機場改擴建,建設千畝高端物流園,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臨空臨鐵經濟帶;引進數字經濟領軍龍頭企業和示范項目,探索元宇宙等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以數字技術賦能三次產業跨越融合發展。要聚焦消費升級,推動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精細化發展。圍繞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建設,以山西智創谷為前沿,積極引入生態、健康、體育、文化等服務品牌,啟動萬套人才住宅工程,構建一站式高端休閑生活空間,把智創谷建成宜居宜業“新高地”、山西中部城市群“新客廳”、山西及周邊區域消費“新地標”。以市城區為輻射,引進20戶以上國際國內服務業知名品牌企業,盤活榆次老城、晉商會館一條街、龍田臨街商業區等潛力資源,加快發展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夜間經濟等,讓城市更有“煙火氣”。以特優發展為方向,培強扶優現代農業,彰顯轉型特色。農業是晉中之長,也是晉中之強。要聚焦晉中國家農高區國家戰略、省級使命,以農業“特”“優”為方向、有機旱作為主題,加強特優農業產業創新團隊和平臺建設,內育外引一批成長性好、輻射帶動強的牽引項目、龍頭企業、拳頭產品,以農高區之強引領晉中乃至山西農業之強。全面落實省委“十穩十提”工作要求,以市級創建“4個十”為方向,縣級開展“8個一”工作為載體,鄉鎮做到“4個有”為支撐,村級層面在鄉鎮指導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市縣鄉村同向發力、一體構建全市“484”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矩陣,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特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同時,我們要著力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撐。
二、始終保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自覺,聚焦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在平遙古城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要求我們深入挖掘晉商文化內涵,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飽含著對更好弘揚山西優秀傳統文化的期許。晉中作為晉商故里、革命老區,有1067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39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處,總量居全國第五、全省第四;有A級景區39家,數量居全省第一。我們要深懷對黨的領袖的感恩之心、對優秀文化瑰寶的敬畏之心、對守護文化根脈的赤子之心,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堅持大資源和大資本相匹配,做好文旅、文物、文產、文創融合文章,打造集“體驗、互動、跨界”于一體的“云上晉中”文旅融合發展4.0版,把文旅業加快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一要擦亮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品牌。深入貫徹《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編制平遙古城保護提升規劃,高標準修訂《平遙古城修繕詳細性規劃》,持續開展古城“立面、街面、天面”整治,保護好平遙古城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深挖晉商文化內涵,成立晉中晉商文化研究會,組建平遙古城保護利用研究會,推動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保護。舉全市之力及早籌備、創新思路辦好2022年“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多媒介闡釋古城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全方位展現古城歷久彌堅的時代魅力,努力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景區、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二要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爭創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示范區,加強平遙、祁縣、太谷、介休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利用,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和非遺保護傳承,做好革命文物密集片區整體保護利用,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守得住”“活起來”。三要做大做強特色文化產業。用品牌占領市場和引領生產,做優平遙牛肉、推光漆器、老陳醋等特色品牌,培育從原材料到產品、產業到品牌的全產業鏈條,努力把平遙推光漆器打造為“國禮”品牌;以文創賦能冠云、廣譽遠、榮欣堂、長昇源、明泉寶等老字號,依托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平遙牛肉傳統工藝、老陳醋釀造手藝等打造“非遺文化展覽館”,依托日昇昌等票號打造“特色金融文化街”,做強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平遙中國年三大節事品牌,開通運營平遙古城氫能源公交旅游示范線路,在創新與創造的加持下,加快獨具晉中特色的文創產業和產品開發應用。四要加快文旅康養提檔升級。實施文旅融合發展行動,創建云竹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榆次小西溝康養小鎮、太原晉中文旅一體化城市康養休閑綜合體等,提升左權國際民歌匯影響力。圍繞提升“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發展休閑農業、民俗客棧、沉浸體驗等新業態,策劃太原人游晉中、山西人游晉中、周邊省份及全國人游晉中等活動,打造旅游集散中心,開通高鐵直通巴士,今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20%以上。
三、堅決扛起實現“雙碳”目標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雙重使命,聚焦加快綠色低碳發展,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市瑞光熱電公司考察調研時指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但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等不得,也急不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正確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等重大關系,以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牽引,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晉中行動,協同推動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一是有序降碳,縱深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制定實施“雙碳”政策體系,嚴控“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推進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高效深度利用。實施“風光倍增工程”,積極有序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快建設左權、榆社等抽水蓄能電站,大力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和干熄焦發電等,力爭“十四五”末新能源電力裝機達到600萬千瓦以上。二是統籌治理,持續厚植生態底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捆實施總投資112億元的汾河流域晉中段“1+6”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項目,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打造壽陽石太線生態環境廊道,創建左權生態示范縣,建設大寨“兩山”基地,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三是久久為功,深入攻堅污染防治。晉中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空氣質量重點保障區域,全力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冬奧會開閉幕式當日PM2.5濃度均為24微克/立方米,達到一級優水平;賽事期間,SO2平均濃度同比降幅53.3%,為全省最高,圓滿完成各項保障目標要求,為綠色冬奧貢獻了晉中力量。我們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高標準實施環境質量再提升行動,推動平川縣(區、市)空氣質量爭先進位;今年實現全市2000人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強化農業面源、重點企業等土壤污染管控,讓晉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四、牢牢站穩“為人民群眾辦好事”人民立場,聚焦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指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群眾辦好事,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諄諄話語飽含著人民領袖始終與人民群眾心貼心的深厚情懷,道出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我們將始終把為人民幸福而奮斗作為最大幸福,把群眾期盼的事變成政府要干的事,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讓人民群眾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日子越過越紅火。一要以更暖心的保障體系提升群眾獲得感。落實“四個不摘”,緊盯“三類戶”,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業、社保、養老等民生工作,為人民群眾生活安康托底。面對去年嚴重秋汛,我們迅速反應、有力推動,抓緊開展防汛救災和災后建設工作,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全力抓好受損房屋修繕重建工作,全力推動水毀基礎設施修復建設,14340戶受損房屋修繕重建任務全部完成,春節前全部入住,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排全省前列。我們要統籌災后恢復重建和鄉村振興,繼續扎實推進災后建設工作,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恢復,加大受損道路修復力度,國省干道10月底前完工,嚴重災毀農村道路6月底前完工;分類精準開展水利設施修復,今年汛期前完成水毀水庫工程設施以及河道堤防水毀修復;盡快恢復農業生產設施,分類做好受災文物保護修繕工作,全面啟動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二要以更貼心的公共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破題行動,推進城鄉聯盟式集團化辦學,與山西師大、太原師院高標準共建兩所附校,推動晉中職教港入駐更多優質職業院校。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推動山醫大二院南院下半年建成運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晉中院區明年建成投用。集中力量辦好16件民生實事,如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1個,新建免費停車場100個,新增停車位3萬個等等,真正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里。三要以更用心的社會治理提升群眾安全感。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深入調查研究,開通運行“我對政府說幾句”網絡平臺,接地氣、知民情、解民憂,以政府“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與安全,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晉中,讓老百姓底氣更足、笑臉更多、生活品質更高。
我們要進一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永遠銘記深恩厚愛,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把狠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加快建設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力續寫晉中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信息來源:晉中新聞網)
- 發布時間:
- 2022-05-06
